Tuesday, October 5, 2010

中国兴起新"哈租"族 不求拥有只求享受


            特约中国青年报记者5日专稿,在中国,崇尚“租生活”的新新人类在粉墨登场,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很酷的绰号:“哈租族(英文‘hire’的音译)”。叫着“就算资产缩水,也不让生活减肥”的口号,用并不宽裕的钱袋经营起了红红火火的日子。他们“以租为乐”,信奉“买不如租”的租用主义,高唱“不求一生拥有,只求曾经享受”的口号,花着手里有限的钱,享受着无限的租用乐趣:穿着租来的名牌,开着租来的跑车,养着租来的小狗,睡着租来的床铺,甚至连结婚仪式上的伴郎伴娘和爸妈都是租来的……

  租宠物 去宠物乐园租只狗试试,最便宜的20块钱就能领养一天,有的还是被调教好的,堪称完美宠物。

  租花草 现在有专人为您上门服务,绿植常新,花卉长开。

  租皮包 名牌手袋太贵了,租个来用,既节约开支,又能过足大牌的瘾。     

  租厨师 咖喱秀或者在家轰趴的时候没人做饭,可以租个厨师享受星级美食,宴请四座。

  租衣服 改变穿衣风格需要勇气。与其踌躇不定,不如上网看看服饰达人晒出的待租新品。他们的衣服穿不过来,你替他们穿。这总比冒险买完压箱底稳妥得多。

  租会员卡 现在网上最火热的租货就是贵宾卡,日租金大概就10元,绝对划算。

  租首饰 影星茱丽亚·罗伯茨曾经为自己的婚礼租借了6套价值近3亿美元的名牌首饰,现在,你也行。在上海某珠宝店,一件名为“泰坦之星”的项链标价18.5万元,租赁价格为1880元。

  要不是Alan自己揭发,根本就没人知道,刚刚办完酒席的Alan,她的伴娘,根本都不是什么婚前好友,而是她花了500块大洋租来“顶班”的。

  如今,这种租赁风潮在中国越来越风行,大到婚礼操办、房屋、汽车、最新电器,小到宠物、植物、衣服、首饰,都可以“以租代买”,物尽其用。出租一族认为,房子可以租,把按揭的钱拿来投资;车子可以租,周末当临时车主更能享受自驾乐趣;宠物也可以租,省去了平时照顾的工夫;连装饰房间的花草盆景都可以租,常换常新。即使是本地人,也不愿住在家里,也有些是月薪过万元的白领,却不愿把积蓄拿来买房。他们要的,就是“租”来的自由生活。

   婚礼上的伴娘可是最累的活。婚庆公司给Alan找的这个伴娘非常合适。首先人长得顺眼,虽然谈不上漂亮,但挺端庄,而且不但懂婚礼常识,还能对婚礼程序进行指点和提醒。什么时候该敬茶,要不要拿改口费,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照合影了,哪桌客人没照顾到,这位伴娘都门清。“而且在婚礼上,通过她的解围,没让我喝一口白酒,她还经常以打岔的方式让我老公躲过几劫,我们俩对她都特别满意。”Alan认为,500元的租金已经非常值了。

  在《欲望都市》的电影版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女主角凯莉疑惑不解地问助手露易丝:“你说你没有工作,可是怎么用得起路易斯·威登的手袋呢?”露易丝答道:“我是从一个网站上租来的,就像日常DVD一样。”

        由此可见,租赁已经成为国外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了。在中国,崇尚“租生活”的新新人类也在粉墨登场,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很酷的绰号:“哈租族”。叫着“就算资产缩水,也不让生活减肥”的口号,用并不宽裕的钱袋经营起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这种理念也代表了现代都市白领阶层新的消费和理财形式,并在国内和世界上拥有庞大拥趸。

  记者在某论坛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出租某卡拉OK会员卡,有效期至2011年1月25日,每次出租只要5元。”据发帖人说,有了这张会员卡,在该商家唱歌就能享受不少会员的折扣优惠。回帖的网友纷纷表示对租会员卡非常有兴趣,一位网友说,“一年可能都唱不到几次,自己办会员卡太浪费了。想唱的时候租一张,5块钱就能潇洒一回。”

  除了卡拉OK会员卡,健身卡、美容卡、知名酒店的自助餐贵宾卡……眼下一群“租卡族”正在各个租赁网站上活跃着,健身会所每年几千元的会费太贵了,咬牙买下来又怕自己没时间去白白浪费;美容卡买一张会员卡能打6折,但充值起步价不是500元就是1000元;想尝尝五星级酒店的高级料理,荷包却底气不足。而现在,只要花上5元到50元不等的日租金,“租卡族”们就能“穷开心”一番。

  而运动装备也成了“租生活”目录中的热门产品。“哈租族”清风说:“户外用品店一般都提供背包、睡袋、帐篷、套锅、头灯、滑雪服、防潮垫,什么都能租。你每次出去旅游时,碰见装备完整的旅游狂人很是羡慕,但其实多半用具都是租的。因为每到旅游季节户外的租赁物品就开始告急,缺这少那。

         现在的租赁过程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不贵,比如一顶帐篷的出租价格大概是每天30元,押金300元;一个睡袋的出租价格是每天10~15元,押金100元,租金基本都是实物价格的十分之一。”所以如果不是以旅游为生的人,花几十块钱租一套设备冒充专业人士或者体验一回专业登山之旅,实在是件体面又刺激的事情。而这种“租生活”的方式带来最大的好处便是不会浪费没有必要的开销,绿色又节能。

  国外的二手店,生意紧俏。美国社区里的居民把家中闲置不用的物品租给邻居使用,以缩减垃圾回收的成本开销,这是一件让双方共赢的美差。

  最早的“租生活”,起源于人们因为囊中羞涩的拮据,确有些无奈,但是发展至今,这种既环保节能又物尽其用的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潮人们的认可。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达人,一方面出于节约开支的考虑,一方面又爱上了如此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因租而改变的豁达生活态度。

  如今,哈租族们已经遍布全球,各地的租用生活潮流也是大不相同,美国首饰手袋租赁最火爆,GUCCI、NINE·WEST等牌子的手袋租赁店随处可见;英国的哈租族们热衷租用IPHONE手机,一天的租金为29英镑;日本的哈租族最实际,从车子到房子、从家具到被子没有他们不租的;中国目前供哈租族们享乐的实体租店并不多。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如今的哈租族们不想长时间拥有一样东西,而希望通过不断的租用新物品,达到永远站在时尚前沿,追求品质生活。但是,这些接受新兴生活理念的“潮人”并不是盲目的消费者,他们精打细算地用着口袋里的每一分钱,用这些租来的玩意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鲜亮而丰富多彩。

  然而,这种新兴生活方式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尝试的。究其原因,大多是怕弄坏东西,又不知道责任归属。一些网友提出,如果都能以诚信为本,“哈租族”将会带来更为实际的快乐。

        有网友认为,租赁物品如果损坏了,就涉及一个责任归属的问题。“租来的东西是原本就坏,还是租客弄坏的?这个不好说,容易有纠纷。”而在目前中国租赁机制不完善、诚信机制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尝试这一新兴生活理念的消费者还需多留神,注意风险和服务的相关理赔。注意了这些风险,哈租族放到明天的世界,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Monday, October 4, 2010

妈妈放弃高薪与儿子同桌学习八年

         特约武汉晚报记者4日电,她从一位高级白领变身“特殊”的陪读妈妈,她陪读的地点就在家里的书房,每到晚上和周末,母子俩就做起了“同桌”,而这一做就是八年。“凡是孩子要学的知识,我都学,他要做的题目,我都会提前做一遍。”

  八年间,甘苦自知,欣慰的是儿子一天天茁壮成长。“专家说,一个人的事业再成功,如果没有把孩子教育好,他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把他教育好,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国庆节前,记者采访了这位漂亮的“妈妈同桌”金琼,了解到她特别的育儿故事。

  “这道题你问了老师吧,他是怎么讲的,你讲给我听一下……”“这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9月26日晚7时,东湖磨山附近的一座居民楼里,金琼和就读于鲁巷中学初三的儿子李鑫,一起讨论着习题。这道题前一天晚上将她和儿子都难住了。

  书房里,两张书桌并排在一起,上面摆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几乎都一样。讨论起问题,30多岁的金琼就像是和儿子一样的初中生,神情专注;李鑫似乎也已习惯了这位“同桌”。

        “初三的知识可不比小学,越来越难了,有些题我也不会做,就让儿子请教老师后再讲给我听。他讲一遍,既是对他掌握知识的巩固,也能让我跟上他学习的步伐。”金琼笑着向记者解释。

  白天,儿子在学校上什么课,金琼就在家里学习相应的科目。儿子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她都会提前做一遍,不会做的就对着参考答案解答。晚上,她就陪伴孩子一起做作业、复习巩固。

  金琼说,这样的日子,从儿子小学一年级起,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我挺享受这样的生活,可最初时,还是会感到有些空虚、不适应。”

  金琼所说的“当初”,是在八年前,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她担任一家公司的经理,薪资很高,但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少。为了有更充足的时间辅导儿子的学习,她辞去了高薪的经理职位,承包了东湖边一个娱乐休闲项目,“这个基本上只需要周末抽空去看一下,平常,我就能有时间管孩子了。”

  而孩子上三年级时,学业负担重了,辅导起来开始让金琼有些力不从心,“一到周末,也只能把他带到我工作的地方。”那时,她的娱乐休闲项目也遇到一些困难,她想干脆放弃工作,在家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她的想法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孩子确实需要人专心照料,不能因为我们太忙而误了教育孩子。”李先生说。

  买菜、做饭、陪孩子学习……刚开始时,金琼还觉得这种日子很清闲,可慢慢地,她感到有些失落,“毕竟我也是大学毕业,以前一直是职业女性,有自己的事业,突然一下子都放下了,有点不甘心。”直到有一天,她聆听了一场教育专家的讲座,“专家提到,一个人的事业再成功,如果没有把孩子教育好,他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我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把他教育好,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孩子学习时,我们从来不看电视。我在房间陪他一起学习,丈夫就出去打球,等我们学习完再回来。”金琼说,她和丈夫想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初中学习较累,我想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妈妈一直和他一样在学习,累不是不认真学习的理由。”

  辅导孩子时,金琼有自己的一些小窍门,“我主要是启发他的思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先是让他思考,实在做不出来,我就和他讨论,或者点拨一下,比如‘加条辅助线试试’。”金琼说,她希望孩子把所学知识的基础打牢,而非一味拔尖,“我每天都会报听写,或让他背诵,都是书本上一些基础的知识要求。再就是买少数辅导资料,让他巩固练习。”

  她还常常在儿子面前“示弱”,“有些题我故意不会做,要他讲给我听,让他品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保持自信和上进心。”

  也正是因为与孩子做同桌,金琼能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新问题,如玩手机,“初二有段时间,晚上我们一起做作业时,他的手机总在不停地响,后来了解到,他喜欢用手机发短信玩,有时上课也发。我就和他谈了几次心,这个坏毛病终于改掉了。”

  她还很注意培养儿子的阳光心理,平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有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等负面报道,就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现事故的原因,教导他正确看待人生的挫折。

  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叛逆,李鑫也曾这样。“那段时间,他特别闷,担心我们的距离变远,我简直成了话痨。”金琼笑道,“那是上学期的事。以前放学回家,他与我有说不完的话,学校今天发生什么事了,哪位同学很搞笑……可那段时间,他几乎不主动与我讲话,问他什么,也就是哼一声,感觉像变了个人似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晚上一起做作业时,“同桌”金琼很喜欢找李鑫聊天,还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如快男中谁比较帅、凤姐又到哪里征婚了,“儿子有点追星,谈明星他就来劲,对网络红人也比较关注。记得我跟他提凤姐时,他还惊讶地说道,‘你也知道凤姐?’他一定觉得,妈妈还没落伍呢……”慢慢地,金琼与儿子的关系又恢复到以前了。

  专心陪伴孩子,一陪就是八年,会不会觉得枯燥?“别人在外面上班,我在家里也是上班,培养孩子就是我的事业。”金琼说,“儿子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要学习的内容、要做的题目都特别多,我都觉得时间有些不够,每天忙碌得很呢。他现在英语有些跛腿,我买了许多阅读训练,上面的习题我都会提前做一遍,尤其是要把生词全都弄懂,这样儿子问时我就能解释给他听了。”

     李鑫对妈妈的陪伴也是乐在其中。“有些人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压力很大,我没有感觉到,可能是从小到大习惯了,平常与妈妈讨论题目时,还经常争执得面红耳赤。”李鑫说,“妈妈同桌”能够督促他专心学习,也能让他感觉到学习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有时也会担心,孩子以后要上高中、大学,没有我的陪伴,他能否一样做好自己?学习是否有主动性?”金琼说,等孩子上高中后,她会尝试慢慢放手。对于妈妈的担心,李鑫显得毫不在乎,“没什么适应不了的,放心吧。”

  在学习上管得比较多,在生活上,金琼也不娇惯孩子。“小学三年级起,我就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了,要坐五六站路咧。”李鑫告诉记者,8岁后,爸爸妈妈从没接送过他上学,总是鼓励他要独立。

  班主任夏海蓉介绍,李鑫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他出色的地方还有人际交往,“他在学校的号召力很强,在班级很有威信,组织活动、搬水、打扫卫生,他总是最积极的,而且同学们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初中三年,没见他和谁红过脸,他很懂得关心别人。这在独生子女中很少见。”

    在同学们眼里,李鑫是“体育王子”。“他常包揽学校运动会的跳高、长跑第一名,篮球也打得特好。大家有时跟他开玩笑说‘你很黑很帅气’,他也不介意,总喜欢逗大家笑。”同学刘接力说,因为中考要考体育,李鑫总是带着大家锻炼,“每天下午放学,他都会到操场上跑1500米,一点都不含糊。”

  夏海蓉从教十多年,“金琼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家长之一,她对孩子的管理张弛有度,主要着眼于‘陪伴、了解、理解、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而非事事包办、对孩子有太过分的要求。初中学生一般很叛逆,不喜欢和父母讲话。但李鑫与妈妈无话不谈,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一点很难得。”

Sunday, October 3, 2010

中国东施效颦 曾经的自行车王国脱轨

特约北京日报记者3日电,戴着灰色头盔,穿着嫩黄色运动衣,当王小涵跨下插着“新起点,新旅程”红色小旗的自行车,来到北京林业大学“测测你的入学排放量”站台前,被告知成为第一个零排放上大学的人时,她的眼眶有点湿了。14天来,从西安到北京骑行1200多公里,一路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顿时涌上心头。

无独有偶。在北京联合大学的报到台前,也有一位从新疆来的男生,他从哈密出发,整整骑行了25天,来到北京上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当代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呼唤着“绿色出行”的回归。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如潮水般的自行车车流,曾经是中国的标志。

长安大学教授、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原副局长段里仁保存着北京自行车发展的完整数据:1981年全市拥有自行车150万辆,1985年达到280万辆,到1989年突破了400万辆。自行车出行比例的峰值出现在1986年,达到60%,这意味着当时每天有六成的市民依靠自行车出行。

但到1993年突破600万辆大关后,北京的自行车拥有量增势明显减缓,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也逐步下降。根据交通部门统计数字,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是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急速下降的10年,到2009年已不到20%。与此同时,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猛增至400多万辆,而截至今年9月6日,已突破450万辆。

随着机动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拥堵愈演愈烈,汽车尾气排放也已成为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源,人们又开始怀念起自行车时代,倡导“绿色出行”,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当你真正骑上自行车走上街头,便会发现现在的情势完全变了,简直是寸步难行。

首先,自行车道基本没了。由于机动车的高速发展,虽然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但自行车道几乎都被取消,连人行道也越来越窄。骑车的人,要么混杂在靠路边的公交车道上骑行,要么在人行道上穿来穿去,不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影响交通,甚至威胁到别人的安全。

其次,自行车没地方停了。过去随便找个路边树荫下,车就搁下了。如今,但凡有个空地,都叫机动车给占了,要找个地方停车还真不容易。

“现在骑自行车太累、太危险了!”家住北京双井桥东面广渠路上的李梦瑶,前些日子不得不放弃骑了20年的自行车。他说,上班的一路上,先是旧居民楼的私家车占了自行车道,然后是一片住宅小区施工工地的公车占了道,到了公司门口,原先的自行车道也变成了机动车的停车位。沿途,他在街上与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展开贴身“肉搏”,还得扛着自行车穿过地下通道,辛苦系数与危险系数实在是太高了。北京市最新公布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此外,受到奢华风气的影响,出行工具成为身分的一种象征,骑自行车常常被人看不起,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行车。

“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觉得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掉价的事。领导坐专车大款开豪车小款打出租好单位有班车最后只有穷学生和平头百姓骑自行车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说,有一次他应邀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当他骑自行车到达宾馆大门口时,却被门卫拦住不让进,原因就是宾馆内没有自行车停车位,只能把自行车放到外面。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近年来一些大城市推出了自行车租赁服务。比如,北京市在去年7月通过的《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中,计划将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设置1000个左右自行车租赁点,形成5万辆以上租赁规模。

今年3月,北京市又在《“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中阐明,到2012年形成约500个租赁点,2万辆以上租赁规模;到2015年要形成约1000个租赁点、5万辆租赁自行车的规模。争取在2015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23%。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混乱无章,自行车多残旧不堪,不少租赁点甚至找不到工作人员。笔者在北京雍和宫地铁、朝阳医院、公益西桥地铁等几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观察了一下,前来租车的人少之又少,有的租赁点的自行车甚至倒在地上,车身布满灰尘和垃圾。在阜成门地铁站的入口处,一个小商店的老板说,在不远处曾有一个自行车租赁点,多是游客租借。后来租车的人越来越少,公司赚不到钱,早在一年前就把自行车都撤走了。

自行车租赁的不景气,不仅在于企业自身运营不善,更多的在于不同企业经营存在价格不统一、不成网络而导致用户信心受到影响。北京市交通委规划设计处处长陈燕凌说,北京市的自行车租赁一直采用企业划区而治、各自为政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因为无法异地换车而使租用者感到不便,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的收费模式不一,每小时的租金从1元到5元不等,租车成本过高也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自行车租赁市场混乱的问题,陈燕凌表示,北京今年将规划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区域进行试点,包括东城区5号线沿线、北苑至土城沿线、4号线中关村综合商务区周边地铁站两侧。在每个试点所覆盖的3公里范围内,每500米设置一个自行车租赁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试点完成后,将向全市推广。

关于收费模式的改革,陈燕凌介绍,可能会采取分时段计费的模式,即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免费,而后的时段收费逐步增加,并可能会采取实名制租赁,以避免有些人占用自行车不归还的问题。



提高自行车的出行比例,对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目前5公里以内的出行中,小汽车出行占到44%。然而,这部分需求本可以通过自行车解决。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为自行车出行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段里仁认为,首先要解决自行车的路权问题。“什么是路权?我举个例子。如果小偷要偷走你的100元,那肯定是违法的,大家都有明确的保护私有财产的意识。可是如果机动车开到自行车道上,人们好像觉得无所谓,没有权利意识。”人们只有明确了路权意识,才能建立法律法规。


他说,要使大家明白,一个人既是机动车驾驶员,也是公共交通的参与者,也是行人,他在不同身份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坐在车里的时候是强者,走在路上时是弱者,只有强者照顾弱者才能体现社会公平。”

其次是恢复自行车道。政府应该制定自行车交通规划,确保自行车道网络通畅、连续,并结合城市道路网布局,根据自行车交通的流量流向需求,提供足够宽度、安全的自行车道。另一方面,对于侵占自行车道的行为要严厉禁止,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冲突的地方(如公交车站与自行车道),条件成熟的城市道路应尽可能实现道路分离,保障自行车出行的安全畅通。

再次,推行自行车优先行驶。在城市中心地区,特别是重点拥堵路段,小汽车应该优先让自行车通过。

最后,要大力建设自行车设施,尤其是停车点、换乘点设施。自行车停车场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它与自行车道路的规划与维护相辅相成,构成了自行车出行的基础。目前,普遍存在的停车场、停车棚、修车点等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降低了其作为替代出行方式的比较优势,这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另外,还必须完善自行车自身的安全设备,如反光设施等,这对于骑车人的出行安全也很重要。

段里仁说,为解决城市交通的困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让我们吃足了苦头。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