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5, 2010

养猪经历使葛优一生受益 助他跨入演员门槛

特约北京娱乐信息报记者15日专稿,可以说,葛优是记者所采访过的名人中最认真的人,他是那么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了一句话。他经常拍着脑袋、皱着眉头思考,然后撮着嘴,一本正经地向你讲述他的故事———这是一个世界影帝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是一个喜剧演员关于喜剧人生的故事。
  
  天生胆小的葛优也有不安分的时候:那就是出生时带给他母亲施文心早产和难产的麻烦,同时也促使医生给父亲葛存壮一个两难的选择:要母亲还是要孩子?葛存壮执拗地说:“两者都要。”最终母子都“活着”。
  记者有一个强烈愿望:想看看刚出生的葛优究竟是何等模样。经过两天的搜索,葛优终于找到了一张不满一岁时的照片,此时的葛优已经长出了浓密的秀发,眉清目秀,可以想象,长大以后绝对是一个英俊小伙子,只是那张还没长牙的小嘴微微张开,隐约显出成为明星的葛优的独特造型的雏形。但我真怀疑后来的葛优是否吃错了什么药,脱了发还被一些人称为丑星。
  葛存壮所谓“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葛优”,大概是葛优成名后说的。因为从1957年出生之后的三十多年里,这件作品确实不怎么样:一言以蔽之曰:“蔫”。这个蔫似乎成了“葛优精神”,里面蕴涵着胆小、卑微、诚实、安分、认真等等。
  幼时的葛优身体瘦小,非常腼腆,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周围人都是演员,但他一点模仿表演的欲望也没有。在幼儿园,即使老师“下令”,葛优也表演不出节目来。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郊区小关,周围都是农田,葛优就这样过着“田园生活”。一到雨天,他就和一群孩子玩水。
  正如后来他客串的一部电影的片名《天生胆小》,葛优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没有当头的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葛优从来是受别人欺负的,甚至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境界”。有一次,在楼道里,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了葛优一拳,葛优没有反抗,没有愤怒,没有说话,就那么靠着墙根站着。对方却还没完:你敢说什么吗?葛优什么也没有说。

一次,葛存壮在北影厂拍《南征北战》,十多岁的葛优去看,当时剧团发面包,葛存壮说:“葛优,去帮忙拿一下面包。”葛优就是不敢过去拿。因为葛优的胆小不是一般的胆小,而是胆小得厉害,就像葛优所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围城》中所说“胆子比芥子还小”。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一直“启发”葛优搜寻点有“英雄气概”的事情,哪怕是坏事也行。葛优托着脑袋想了半天,吞吞吐吐说出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扔“烟雾弹”。葛优和小伙伴们把乒乓球碾成碎末,和上辣椒,包在纸里,点火之后,从门缝里扔进别人家中。当然,作案结束后,葛优撒腿就跑。但这已经算得上有点“英雄气概”了。
   第二件是偷玉米。老北影厂的周围到处是农田,葛优偶尔跟着一群人去偷玉米,结果被农民抓住了。其他小孩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葛优则忐忑不安地怕挨打。最后还是父母把葛优“保释”出去。
第三件是偷自行车铃盖。北影厂有一位职工,葛优认为是他父亲的“对立面”,于是葛优决定采取“非常行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把对方的自行车铃盖偷偷地拧下来扔掉。这是葛优迄今为止最辉煌的壮举了。但葛优面对记者谈到这件事,至今还惴惴不安,怕对方知道这件事情。其实,那自行车的主人已去世多年。另外, 有人还举报葛优曾经对那自行车撒过尿,但葛优至今不肯承认。
  
葛优最初在北京八道湾小学上学。葛优这样告诉记者:“上学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父母为了成绩好,把我送到城里的学校去。我记得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坐车,先是18路汽车,然后换27路汽车,才能到新街口的八道湾小学上学。‘文革’开始之后,北影厂就搬到城里,我就搬到药王庙附近的小学。接着在北医附中上初中、高中。”
   葛优不爱学习,有时也会淘气,给老师制造点麻烦,当然也免不了干点傻事。葛优读初中时,是板报宣传员。6月1日,为了尽宣传委员的责任,他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条标语:“热烈庆祝六一儿童节”。这时老师告诉葛优,现在你们不是儿童了,已经不过儿童节了,所以你这板报也就白写了。
  记者问葛优在中小学期间有没有与人打过架,葛优说:“印象中没有,小时候,我是个不惹事的人。”
  读高中的时候,葛优生病得了肝炎。在养病期间,葛优买了一把便宜的二胡,找老师学,这就增加了他的音乐修养,他还在学校的会演时独奏过二胡。他还在宣传队待过一阵子,跳跳集体舞,拉拉手风琴和二胡。总而言之,中学的葛优也不是什么精彩的人物,无非是跟在别人后面,敲敲打打什么的。
  1976年,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葛优别无选择,来到北京昌平县兴寿公社插队。
  葛优自小喜爱小动物,来到农村,那些摇头晃脑的小猪更逗得他心里发痒。葛优有幸得到了一个比下地劳动相对省力的活———养猪。他一干就是两年零九个月,做猪食、起猪圈、给猪接生、为猪治病……成了地道的小猪倌。他和师傅两人,共同养着五六十头猪。
  在葛优眼里,养猪在当时属于“好活”,是“专业”的活。工分是一天9.5分(最高分是10分)。而其他人下地干活,有可能是一天7分、8分。葛优说:“我的肩膀就是当时练出来的。当时打井水,用两手提水。同时,农忙的时候负责送水,两桶开水能够挑很远的路,不用放下肩膀来。”
  1978 年底,在插队的平房小院子门前,葛优利用爸爸的照相机,请人给拍了一个富有表情的照片。这是葛优第一张带有表演的“剧照”。葛优说:“这应该是我想当演员念头的最初萌芽。”在此之前,尽管葛优有一个著名演员的父亲,但根本没想过要当演员,他只想进一个全民所有制的单位。
  1979 年,在葛优离开兴寿公社的前几个月,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全国艺术院校纷纷开始招生。葛优感觉到,他应该去当一名演员。葛优说:“那时的心情,相比起拍照来,就有点要发芽的感觉。”于是他请假回到城里专门参加考试,第一个报考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接着是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话剧院,葛优屡败屡战,最终一个都没有考上。

葛优在考试的过程中,也经常犯傻。在实验话剧院复试时,未轮到考试的考生在台下看,轮到考试的在台上表演。其中一个女生在台上表演小品《等待》,“等待”了一会儿之后,考官对葛优说:“你上去捂住她的眼睛。”葛优傻傻地上去,捂住了女生的眼睛,女生问:“谁呀!” 葛优使劲地捂着,也不说话。女生随机应变,使劲地把葛优的手拿开:“流氓,你想干什么?”葛优一脸尴尬。考官当然直摇头,这么不会表演的考生,谁要?
  这时,兴寿公社的人要求葛优回去继续养猪,因为葛优请假期间,养猪的活是找别人临时代替的,但那个替的人很不用心,大猪小猪都怀念着葛优,于是公社要求葛优赶快回去。
  此时的葛优已经心灰意懒,于是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就回到公社与大猪小猪为伴。这时葛存壮的一个朋友来串门,对葛优说,全总文工团正在招生,可以去试试。于是他就改变了行程,决定第二天去报考。
  考试的内容分三项。第一项是朗诵,葛优的朗诵材料是散文《鲜红的请帖》,讲的是“文革”时老师受到学生的冲击,后来学生感到自己错了,于是给老师发出请帖,给老师过生日。葛优非常怀念这份朗诵材料,面对记者,一再表示:“真可惜,丢失了那份朗诵材料。”第二个内容是唱歌。可以想见,葛优的嗓子好不到哪里去。第三个内容是小品。这时,葛优犯愁了,前面两项考试结果平平,第三项如果走以前的老路,肯定不会被录取。在这个时候,葛优灵感闪现,他决定演一个小品《喂猪》。
  在众多的考官面前,葛优发现自己两年多的喂猪生涯,仿佛就是为这次报考准备的。原先有点紧张的葛优,马上变得胸有成竹,他不仅吃过猪肉,见过猪跑,而且和猪共同生活了将近三年。在表演中,葛优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受到考官的好评。葛优说:“在表演的时候,舞台上当然没有猪,但我的眼睛里有猪。”
  十年磨一剑,三年喂一猪(指小品《喂猪》),葛优最终考上了全总文工团。事实上,在进入文工团之前,葛优还在一个工厂当过一段时间搬运工。
  直到现在,葛优还很想回到那插队下乡养猪的地方去看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